建立全覆盖、标准化管护巡护体系,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
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各市(州)制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项目。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
建立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体系,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工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强化玛柯河、楚玛尔河、扎陵湖、鄂陵湖等河湖湿地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完整性保护,加强流域源头生境保护,加大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地保护力度。实施湟水河干流流域整治、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河六岸绿色景观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水体及岸边的污染源整治、沿岸截污、疏浚清淤、垃圾清理等,确保入河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监督检查,完善执法信息移交、反馈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修复履责情况、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影响监管情况的监督。
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加强沙尘预警,做好预警预防工作。以甘河工业园区、东川工业园区、北川工业园区、格尔木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构建特有生物遗传资源保存体系。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推动再生水、雨水用于工业园区、城市绿化和清洗杂用、生态环境补水,实现优质优用、低质低用。开展餐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对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餐饮行业进行集中监督管理,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全面落实国家现行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供应,停止销售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汽柴油。
第一节 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稳固三江源生态屏障。开展全省环境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实现全部轮训一遍。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全过程生态质量、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监测,加快制定覆盖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区域以及贯穿问题识别、方案制定、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等重要监管环节的综合评估指标,定期开展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坚持有机肥+N模式替代减量,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强化绿色税制改革,依法征收涉挥发性有机物产品消费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工程。
调查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情况,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严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第一章 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认识,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政治责任,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目标任务,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及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顺利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态环境福祉不断提高,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健全第三方污染治理收费机制,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全省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长江、澜沧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Ⅰ类,黄河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湟水河出省断面水质达到III类。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持续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着力提升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微生物菌剂、抗生素药物安全使用管理。
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监管,严格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控,强化污染土壤转运及非法处置监管,探索建立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二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节能降碳力度空前,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为青海争取新的低碳绿色发展竞争优势和政策支持带来崭新机遇。
强化项目实施绩效管理,开展重大项目实施监测及效益效果评价。严厉打击和查处销售排放不达标车辆企业,新注册车辆同步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对未达标的机动车不予办理注册登记。严格执行《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建设,在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城乡建设等领域制度建设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加强年保玉则、扎陵湖、鄂陵湖、冬给措纳、龙羊峡、李家峡等良好湖泊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入湖河流水质改善、湖泊湿地与湖滨缓冲带生态恢复和保育,提升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
建立自然保护地智能管理平台,培育现代化管理队伍,建设智慧保护地。第六章 聚力打造绿色江河源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大力推进水生态健康逐步恢复,推动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努力建设美丽河湖,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实行失职追责和损害担责。构筑柴达木荒漠生态区。
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野生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种质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名录与分类分区保护机制,完善种质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名录与分类分区保护机制,建设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场(圃、区)。
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稳步推进全省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持续淘汰落后低效和过剩产能、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产能,加速淘汰小淀粉、小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借鉴国际、国内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典型经验,选取工矿区、农业园区、民用建筑等区域,应用减源增汇、绿色能源替代、碳产品封存及生态碳汇补偿等综合措施,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示范,争创国家级示范项目。完善并优化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我国冶金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20亿吨,废纸、废钢铁、废塑料等10种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亿吨,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20%以上。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二是绿色低碳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三是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0年,我国冶金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20亿吨,废纸、废钢铁、废塑料等10种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亿吨,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20%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二是绿色低碳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三是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亚润滑油中国企业用户业务部业务发展经理薛运伟在发表演讲时称:作为中国纸浆造纸企业多年来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埃克森美孚深刻了解到'十四五'规划下,整个行业更加注重效率、更加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埃克森美孚的挑战。通过提供必要的设备及润滑油特定测试,埃克森美孚旨在帮助企业用户优化润滑程序和换油周期、尽可能帮助减少润滑油消耗及废油处理的同时,助力用户在设备发生计划外停机前发现设备问题。
深耕中国纸浆造纸领域多年,埃克森美孚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优化数字化服务体系,从而能有效帮助纸浆造纸企业解决实际的运维难题,实现高效节能运营,进一步助力中国纸浆造纸业构建绿色创新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纸浆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产品层面,埃克森美孚此次重点展示了新一代无灰造纸机系统油DTE PM超凡系列,这是一款多功能造纸机油,采用无锌技术,适用于湿部、干部、压榨部和压光机循环油系统。由此,越来越多企业希望通过加快设备的绿色智造的改造步伐,帮助提升设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推动节能增效,以寻求新的机遇和持续的增长。
该产品采用特殊配方,能有效帮助延长换油周期、实现帮助延长机油使用寿命、帮助提高循环系统清洁度、帮助减少非计划停机和过早组件故障。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造纸企业对于设备润滑的需求,不断优化润滑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优化效率及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推动节能增效,从而为行业绿色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